「林建勋途说南极」为什么晕船的人是我?据说就是因为我很有钱?
发布时间:2017-09-20 发布人:admin


乌斯怀亚,天气良好,天气预报的低温随着几颗雪粒落地,迅即融化了。
周边山上的确下了不小的雪,白皑皑的山顶多了稀松的边缘,这时的初夏足够清凉。

马上就启航,老朋友GARCIA船长再次掌舵,祝福德迈新鹅友们好运。
16天的航行,从天涯海角的小镇乌斯怀亚开始,经过比格尔水道,向东抵达福克兰群岛和南乔治亚岛,然后再折向西南游历南极半岛,之后穿越德雷克海峡,最终返回乌斯怀亚。

船长很赞,大海总是美丽,可是我们会不会有人今晚就晕船呢?
我采访过几位不同的船长,大家共同的看法是,不是每个人都晕船。晕船的乘客中至少80%是因为心理过于紧张造成,而非病理原因引致。


晕船,是我们身体对外部令人不适的诸多变化所产生的相当自然的对抗性反应。轿车在崎岖颠簸路面上行驶时、游乐场过山车高速运转时,乘客们都会做出持续的互动反应。
这些动作不是后天培训而成的,而是我们自然的或潜意识的反应,目的是为了保持平衡和减少冲撞伤害等。


有没有人不晕船呢?或者严格来说,晕船症状不明显或没有具体反应呢?
答案是,有的。
小朋友和老人的反应一般不激烈,这又是为什么呢?

小朋友呢,本身没有能力与大自然抗衡,他们经常是很开心的随着船体跳起摇摆舞,船倾向左侧他们也向左侧移动,船倾向右侧他们又赶紧随着向右侧移动。
也就是说,他们不与外力进行对抗。
老人家呢,我开个玩笑话,他们反应慢需要等返回中国才晕哩。其实呢,是因为他们进入体质相对虚弱的时段,心态平稳而主动不与外面抗争,所以他们也不怎么晕。

那为什么总是三四十岁或五十岁左右的人比较有晕船反应?
原因很简单,这是一批把握权力精力旺盛的人们,习惯于控制各种“局面”,不会轻易认输,喜欢与一切力量抗争。

他们的财富积累上已经成功,被社会大众认可,或者有人已到了相当自负的阶段;
他们在单位里说一不二,成为一个大圈子的不可动摇的中心;他们在家庭中的角色,也是一言九鼎的干练主人,没人敢于违意。

他们的心理有一种投射:我怎么可以被这风浪打败?大自然的力量没有我的对抗强大,我任性、我高能、我坚决不倒。
船向左,我偏偏向右;船向右,我必须向左。于是乎,法力无边的大自然终将会轻而易举地击败他,毫无留情。
我总是笑他们,谁晕船最厉害,谁家的钱就最多,越是担心这些金银财宝,你们越是晕倒在床上起不来。

那怎么才能更好的应对晕船反应?
由上面可以推断,不对抗,放松心态,随船起舞。

具体的做法,就是想各种办法“转移注意力”,玩有趣的电子游戏、在房间里打打小赌怡情式的扑克牌。
但千万不要阅读图书和低头写字,因为这两项很难让人的心神完成投入进入,无法实现注意力(对外面风浪的)转移。





人生道理也许就是,当下拥有的一切朴实原来是如此珍贵,没有跌宕起伏的日子原来也是美好的。
但若是有风有浪,那我也可以在抗争中摆平心态,放下自己,享受其中,竭尽努力,识得天命。

二呢,这是一项最重要的“吹牛资本”。我经常遇到一些鹅友,在饭菜之间口若悬河,讲述自己上次去南极时遇到多高多猛的十几米高巨浪,在邮轮侧倾角达到30度的情况下,自己如何不得不倒下。
竟然两天没有吃饭,厕所都快爬不进去了,三天呕吐十八回,等等。
哈哈,旁边的另一鹅友瞥他一眼,慢慢回一句“真能吹,上次我们遇到风浪了吗,风平浪静都能被你吹成这样啊!”


同屋老彭连续起床两次去船长室探明情况。
第一次发现里面的小伙子们正在欢乐的歌唱,好像这就是他们所期待的;
第二次,浪更高了,屋里所有的东西都已经洒落在地板上,他出门却被弹了回来,原来由于船舱外风力太大,阳台通道已经全部关闭,他不得而归。


后来的几次,风浪越来越小,比方说2012年12月的那次从南极回乌斯怀亚的路上,我们惊讶的发现太阳在大海上竟能有清晰的影子。
不知道“魔鬼海峡”也会如此名不符实。

德雷克海峡的风浪不可怕,
可怕的是我们从来不敢迈出挑战自己的一步,
可怕的也是屡次经历之后我们还是无法放下自己、释放心魔、减除心理投射。


何谓“定制旅行”,如何定制?来看下面这个视频,3分钟改变你的旅行方式!
↑↑↑ 点击上方文字即可播放
南极旅游
*德迈国际成立于2001年,中国首家私人旅行定制服务专业机构。
*2009年起运作极地旅行项目,极地旅行服务专业、贴心,组织经验丰富。截至2016年底,已成功组织2000人次到南极,800人次到北极,8名勇士抵达南极点。
*2014-2017年,连续四年获“胡润总统奖”——中国大陆出境游奢华旅行机构TOP12。
*《悦游Conde Nast Traveler》读者之选“高端旅行社”TO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