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德迈2019名家同行,南极包船,世界尽头的奇遇之旅
发布时间:2019-09-20 发布人:admin
南极 Antarctic
这是一个神秘、遥远的代名词,这里有探险故事里的那些令人澎湃的传奇,这里是地图最下脚那片令人好奇的神秘空白,更是喜欢旅行的人,一生一次的最终极的旅行梦想之地。

虽然,南极离我们很遥远,但它给我们的感觉很神秘,而且它的魅力实在是难以抵挡。去过南极旅行的人回来后朝思暮想;而没去过的人总是心心念念着它。

无论看过多少它的照片,想象过多少次它的样子,而当您真正站在它面前时,便无法用语言去形容和描述……这里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却又像异星球般的绝世之美。

我们常说,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经历了什么,体验和收获了什么,驻留在内心的风景是什么。

所以,我们更在意与谁同行,在南极旅行,TA为我们打开,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获得启悟的一扇新窗口。

德迈「名家同行」
旅行,不止于旅行,德迈秉持一直以来“桥”之信念,邀请社会各界名师同行,愿为同行者开启一扇大门,探索世界,更是探索人生。

2019,德迈第11艘南极包船,大咖云集,谁与同行?

吴思
历史学家,作家
· 1957年生于北京;插队时当过生产队长;
· 1982年毕业于人民大学,在《农民日报》当编辑记者十年;
· 曾任《桥》杂志副社长,《炎黄春秋》杂志常务社长兼总编辑等;
著作:《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陈永贵:毛泽东的农民》等。

▲ 吴思
吴思老师分享话题 #当代中国的历史坐标和未来走向#

在我看来,无论是研究历史,还是学习社会科学,主要的意义就是理解人性,理解不同的社会关系格局。两句话:理解人,理解社会。

无论是今天,还是一两千年以前,人类在近似的社会关系格局中,表现大体一致。找到了规律,找到了模型,也就是说,用社会科学武装起来,历史就很容易理解。

古人经常说,某故事,那就是当代社会科学意义上的某模型。满脑袋故事,满肚子模型,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自然不比寻常。农民和庄稼打交道,更需要了解庄稼和天气的故事;企业家和人与社会打交道,当然需要了解人和社会的故事。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这里更直截了当地肯定了‘欲立’和‘欲达’的自己,也尊重了有同样欲望的他人。如此两不相亏地行事,正是公民人格的核心”。

“我们特别怕麻烦,怕费心,怕受约束,还怕合作,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怕走复杂的组织程序,怕背诵复杂的法律条文,我们幻想舍弃这一切麻烦,不支付任何代价,像呼唤神灵一般地把正义从空中呼唤出来。原来,我们的白日梦是一个富于正义感的懒汉的富贵幻想”。

徐晓
媒体人,作家
· 1954年生于上海,长于北京;
· 1970年初中毕业,在北京市东城区当小学老师;
· 1978年春天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就读(77级);
· 1982-1993年,《百科知识》、《中国文化报》记者、编辑;
· 1994年调入光明日报出版社,任编辑、副总编辑;
· 2010年至今,在财新传媒任《财新周刊》文化副刊主编、图书出版负责人。
著作:《民间书信集1966-1976》、《半生为人》(获华语传媒最佳散文家奖)

▲ 徐晓
徐晓老师分享话题 #我们这代人的八十年代#

人的心啊,简直像是一个牢笼。每一种思绪,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本能的冲动,每一种社会的理念,都像是一头怪兽,互相纠缠,互相冲撞,互相折磨。你东逃西撞,左奔右突,但是你看不见出路。你的心是牢笼,心里的东西是困兽,没人能够拯救你。你是你自己的囚徒。你是你自己的结果。

关于时间,关于生命,关于死亡,关于爱,需要你付出毕生的代价去体验。有所体验就够了,你甚至不要指望能把它们搞懂。时间并不能淡化一切。事实上,一个曾占据过你生命的人不是别的,他是你的蓝天,你的阳光,你的空气。一旦失去,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可以弥补。他将覆盖着你的生命,直到永远……

沈权
“雪龙”号 船长
· 他,20岁开始航海生涯,30年航海经验,南极最有经验的为数不多的船长之一。
· 他,2005年起(中国第22次南极考察)担任中国极地科考船——“雪龙”号的船长。
· 他,18次南极考察,16次驾驶“雪龙”号,两次分别作为海洋六号和向阳红01船南极首航的船长顾问;5次北极考察。
· 他,在第4次北极科考中,驾驶“雪龙”号到达了北纬88°26′,乘坐直升飞机抵达北极点,成为第一位搭乘中国自己的科考船到达北极点的船长,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船只到达最高纬度的纪录。
· 他,作为新建破冰船工程部副总工程师,参与中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的建造工作。

▲ 沈权
沈权船长分享话题 #雪龙号的历史#、#雪龙号极地科考故事(极地探险经历)#、#长城站建站历史及意义#、#中国南极探索历史及意义#、#极地环保的重要性#、#中国人的极地梦#

南极我已去过无数次,尽管多数时候是以工作的身份前往南极,主要精力执行科考任务,工作紧张忙碌,但同时也享受着南极最美的季节。从船边飘过千姿百态南极的冰山、冰面上憨厚可爱的企鹅、海面上自娱自乐的鲸鱼,更有清新的空气和场面宏大的冰架,一次南极旅游是远远不够的!

张文敬
冰川学家,科普作家
· 他是著名冰川学家,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
· 他多次参与国家重大科学考察, 四次赴南极游、三次赴北极游,上百次穿行于青藏高原地区。
· 他目前已出版了二十本书、将近六百万字的科普原创作品,并先后获得中宣部、科技部、广电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等表彰。

▲ 张文敬
张文敬老师分享话题 #南极冰川#

侯贺良
摄影家
· 侯贺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从事摄影创作,至今已达49年。他是世界华人摄影联盟副主席,山东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
· 他是“杰出航空航天摄影家”,他的“飞越齐鲁”系列航拍开创了中国国内对一个省进行长期全面航空摄影报道的先河;他坚持30年之久为数百位各界名人传神写照。
· 1989年起,获中国摄影金像奖,《中国国家地理》摄影贡献奖,“当代传奇摄影师”等百余奖项。
· 他的摄影足迹遍布全球,赴60多个国家和地区摄影采访、进行文化交流。
· 他共计5次到南极旅行,2016年到达南极点旅行。

▲ 侯贺良
侯贺良老师分享话题 #摄影与人生#

不到南极旅行,无法真正领略地球与自然之美。

不到南极旅行,难以体验何为净化心灵之旅。

黄国伟
环球旅行摄影家
· 他是云南东川红土地的“代言人”,十多年来往返红土地100多次,拍摄绝美风光,红土地因此而成为旅游胜地,当地居民生活得以改善。一个摄影人改变一个地方。
· 他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摄影和旅行全部的热情,世界似乎就囊括他的镜头下,大千世界,无不绚丽多姿。
· 他是德迈国际旅行机构特约摄影师,2012至2018年, 共计14次到达南北极旅行。
· 他的足迹遍布全球,多次到达南北极南美,非洲,加拿大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 他乐于分享,他说,他的摄影没有“版权”,只要你喜欢,就送给你。与他同行和交流,不止是摄影,也在于处世。
· 他30多年的行摄心得:心在哪里,风景就在那里。

▲ 黄国伟
黄国伟老师分享话题 #镜界·南极#、#一个镜头一个故事#

第一次踏上南极大陆,让我更加的确信,这是一个绝美的地方,一个一生值得必到的地方,仿佛外星球的纯净感,非常非常的宁静,心也廓然开朗了。对南极,即使再去100次,我也怀抱初心的充满期待。

世界很大,人生很阔。名家同行,探索世界,更是探索人生。

德迈国际2010年首创「名家同行」旅行项目,特邀社会各界名家、专家大师同行探索,精心策划深度主题旅行项目,与志同道合的旅行者一起,分享真正的旅行之乐,追寻旅行的真谛。

德迈南极「名家同行」
2009至2018,部分图片,时间先后。

▲ 蔡景晖

▲ 曹景行

▲ 萧玮

▲ 李栓科

▲ 胡润

▲ 张梁

▲ 梁文道

▲ 武志红

▲ 吴晓波

▲ 张德芬

▲ 陈嘉映
德迈「南极十年」足迹
2009至2010年,德迈创始人林建勋首次登陆南极,开始探索运营南极项目。

2011年,德迈成立十周年,组织百人行南极,同纪念人类成功抵达南极点100周年。


2012年,"中国国家地理号”和“民生银行号”两艘南极包船,单一年度为近400人实现去南极旅行梦想,创下南极旅行史单团登陆南极人数最多的纪录。

2013至2014年,德迈共4艘南极包船,闲奢探索与轻探险,探索更多南极玩法,创新南极极致体验。



2015至2017年,每年一艘南极包船兼小包团,路线涵盖南极三岛及南极半岛。



2018年,德迈第10艘包船启航,心理学家武志红,科考家位梦华、刘小汉,摄影家侯贺良,摄影家黄国伟,大咖云集同行南极。

2019年,德迈南极十年第11艘包船,“中国国家地理号”重返南极,德迈国际+中国国家地理科学考察部三度合作南极包船之旅,期待与您一起探索南极,经历非凡。
